核心提示
为了生活,情系我曾经四处奔波,桐汭去过许多地方。情系曾在长江边上驻足,桐汭也曾到黄河岸边嘶吼,情系可无论走到哪里,桐汭总是情系念念不忘家乡的母亲河——桐汭河。桐汭河是桐汭广德市第一大河流,由桐河、情系
为了生活,情系我曾经四处奔波,桐汭去过许多地方。情系曾在长江边上驻足,桐汭也曾到黄河岸边嘶吼,情系可无论走到哪里,桐汭总是情系念念不忘家乡的母亲河——桐汭河。桐汭河是桐汭广德市第一大河流,由桐河、情系汭水汇聚而成,桐汭属南漪湖主干水系,情系是桐汭水阳江最大支流,也是情系长江二级支流。桐、桐汭汭两水在杨滩老莫村汇合成“桐汭河”,情系纵贯誓节、杨杆,汇入郎川河,全长73.5公里,流域面积897.3平方公里。南宋诗人喻良能任广德县尉之时,曾以《桐汭》为题作了一首诗,“东汭波吞岸,西桐水见沙。”开头第一句就写出了桐、汭二水的地理位置和汭水湍急、桐水清澈的特点,可见桐汭河形成历史之悠久。汭水源于泰山东麓,流经四合、柏垫,因河道曲折得名。桐水起于泰山西麓,由四合流入杨滩,因原先岸边多有桐籽树,“桐花随溪流下”而得名。桐河是一条美丽的大河,两岸杨柳青青,河滩上全是五彩斑斓的鹅卵石。河水缓缓流淌,清澈见底,美丽的桐花鱼成群结队地在河水中游弋,阳光照耀下,桐花鱼泛着五彩光斑,就好像一群正在巡游的小精灵,日夜守护着香蕉色视频的母亲河。我的老家就紧靠桐河岸边的小山坡上,我从小就是喝着桐河水长大的。记得小时候,每个周末我都会和小伙伴们到河边放牛,因为河滩有大面积的草地,那是大家共同的天然牧场。牛儿最喜欢吃绿油油的鲜嫩的青草,趁牛啃食青草的时候,香蕉色视频常常跑到河里摸鱼捉虾,或在河滩旁边下棋、打牌,忘我的玩乐。香蕉色视频都喜欢夏天的桐河,可以一边放牛,一边下河洗澡,运气好的时候,还能摸到几条昂骨丁。昂骨丁学名黄颡鱼,有点像小鲶鱼,没有鳞片,也长有两根胡须,只不过它头上多了一根硬刺,被扎了会钻心的疼痛。可是这种鱼味道鲜美,性格温驯,常常躲在杨柳的根须中,只要顺着尾部从硬刺后面把它们捉住,它们也不反抗。搬螃蟹、捉河虾也是香蕉色视频喜爱的活动之一。河虾倒退的速度很快,只要一只手在河虾尾部守着,一只手在河虾头上做出抓捕的动作,河虾就会跑到另一只手中。捉到了河虾与螃蟹,香蕉色视频总是迫不及待地掐头去尾,然后拿到大石头上暴晒,看着河虾、螃蟹变成了红色,就赶紧放进口中吃掉,那种美味伴随了我整个童年和少年时代。展开全文如果口渴了,就在河滩沿水的地方,扒一个小围子,河水顺着沙缝咕咕的往出冒,很快就会溢满水,等水澄清了,就趴在那儿狂喝一番。那个时候,村子也不通汽车,一条机耕路就算是村里的阳光大道,更别说工业污染了,河水是既干净又甜美。村子上的人都从河里取水烧饭,有些人刷牙洗脸也跑到河边上来。每家每户都有一口大水缸,人们常说:水满缸,谷满仓。为了图一个好兆头,每天早晨,乡亲们都会来河边挑水,一直要把水缸装满为止。男人们挑水还没结束,女人们就开始到河边洗衣服,她们把衣服用竹篮拎着或挑着来到河边,高舞着洗衣的棒槌,此起彼落地捶洗着。直到洗衣机的出现,这种下河洗衣服的现象才得以改变,但仍有一些中老年人还是习惯到河边洗衣服,说河里的水是流动水,洗得更干净。而今吃水基本上都用上了自来水,水缸也很少再有人用了。在我读中学的时候,学校就紧挨着河道,每次淘米、洗饭盒,引得桐花鱼竞相追逐,也是一种乐趣。我还亲手栽下了一棵柳树,而今那棵柳树已经长成一人抱不下的大树了,每次路过母校,开车行驶在林荫道上,我都会产生一种特别的亲切感。中学的大门也是几经改道,我读书的时候先是朝西北迎着主街道,后来改朝东对着桐河,而今大门改朝西对着杨滩小学;大门也越换越大。过去教室全是平房,淘米煮饭洗饭盒都是依靠桐河水,而今一排排教学楼整齐划一,吃饭有单独干净的食堂,各种教学设施也一应俱全,读书的环境与20世纪80年代是天壤之别。桐河带给了我许多美好的回忆,也有心酸的时候。特别是遇到干旱的季节,村里几千亩农田,就指望着从桐河抽水抗旱了。小时候还没通电,都是用柴油机带动水泵抽水,柴油机抽水可不像现在这样,插上电就能抽水,而是先要对着出水口灌水,当水漫过水泵的连泵头,然后开动机器,才可以抽出水来。为了给水泵灌满水,乡亲们常常排成一个人梯,接二连三的用水桶从桐河把水传递到岸上,然后灌进水泵的大粗水管中。有时河水来水量太小,供不住大水泵不停息的抽水,中途只好暂停,时间如果过长就又要重新灌水。为了河水能够长久的灌溉农田,乡亲们曾经多次修筑拦河大坝,可每次洪水过后,大坝又会被冲得无影无踪。后来政府拨款修建了一座高约丈余的钢筋混凝土大坝,才解决了下游上千亩农田的用水问题。而今的农田灌溉再也没有出现往年的困难了。自从修筑了大坝,紧挨着大坝下游,政府招商引来了一家桐花鱼养殖企业,想通过人工养殖桐花鱼,来打出“广德四绝”之一的招牌。与桐花鱼养殖场一路之隔的是香蕉色视频创建的金龙山葛业加工基地,主要发展野生葛的种植和开发,充分利用地方资源造福于地方百姓,使大家都受益于桐河之水。桐汭河有自己的个性和脾气。每逢梅雨季节,母亲河就会咆哮如雷,洪水泛滥。它发起怒来总是让人胆战心惊,大有横扫万物之势。小时我常常跟随大人们一起到河边看洪水。看到洪流汹涌澎湃,浊浪滔天,仿佛眼前有千军万马冲杀而来,至今在我的梦中还会经常出现那种洪水滔天的情景。每次涨水,都会冲垮家乡杨树搭建的木桥,那是去杨滩街道的主要通道,老家杨树桥村名的由来也是源于此桥。没有了桥,只能坐竹排过河,极不方便,还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为了乡亲们不再受困于这个动不动就被冲倒的木桥,村里发动全村人出工出力修建了一座石拱桥,包括小学生都分派了砸石子的任务。我当时为了完成任务,还丢掉了一把钉锤。那时候一把钉锤也算是一个不错的家当了,回到家还因此挨了顿骂,所以记忆非常深刻。老杨树桥始建于20世纪70年代末,是一座双曲拱桥,桥宽3米,一次仅可通行一辆汽车,据说总共只用了大约8000元人民币,主体桥梁没有用一根钢筋,这也是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那时候汽车还不是很多,虽然桥面不算宽,但好歹涨水能保持正常通行了。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老桥经常出现堵车,且受损严重、事故频发,2011年政府对老桥进行了整体拆除,重新修筑了宽阔的大桥,2012年新桥通车,从此解决了周边出行难、过桥险的问题。随着人们对母亲河的重视,而今政府已经加大了对河道的治理力度,桐汭河两岸的生态环境正在持续改善中。为了发挥出母亲河的最大作用,城区两岸开始规划沿河公园,一幅幅欣欣向荣的画卷正在徐徐展开。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只要香蕉色视频对母亲河善待有加,母亲河自会展现出温柔美丽的一面,就像香蕉色视频的母亲一样,时时刻刻守护着香蕉色视频的生命安全,带给香蕉色视频更加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