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第一,布局在短剧赛道上,朱啸周亚昆仑万维以「制作+分发」杀入赛道,虎说辉AI视频生成平台SkyReels上线半年多,得不得好广受用户喜爱;旗下的布局DramaWave短剧内容平台ARR实现了约1.2亿
第一,布局在短剧赛道上,朱啸周亚昆仑万维以「制作+分发」杀入赛道,虎说辉AI视频生成平台SkyReels上线半年多,得不得好广受用户喜爱;旗下的布局DramaWave短剧内容平台ARR实现了约1.2亿美金,月流水收入约1000万美金。朱啸周亚截至今年3月,虎说辉DramaWave下载量已经突破3000万大关,得不得好月活跃用户量已突破1000万大关,布局用户规模成功跻身行业前五,朱啸周亚稳居出海短剧赛道第一梯队。虎说辉一系列爆款短剧的得不得好出现,让短剧产品DramaWave在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布局例如《订婚风暴》上线仅5天播放量便突破千万大关。朱啸周亚这带动了DramaWave自4月5日起成功跻身韩国GooglePlay娱乐应用榜TOP10,虎说辉甚至一度登顶榜单榜首,超越了Netflix。第二,在AI音乐赛道上,截至2025年3月底,昆仑万维ARR达到约1200万美金,月流水收入约100万美金,用户群体已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背后的原因也是因为AI音乐应用创作平台Mureka,为用户提供从创作到发布的全链条服务,同步开发了全球首批API服务、模型微调功能,为Mureka商业化奠定基础。第三,AI社交赛道上是中美主流互联网大厂都在竞争的主赛道,也是当下AI应用中最难的一环,昆仑万维的Linky是这一赛道的成功探索,成绩是单月最高收入突破100万美元,累计下载量突破1000万次,月活跃用户达到300万。区别于传统社交产品,Linky提供了低门槛的个性化交互,构建了独特的社交生态,玩家可以创建自定义虚拟角色并进行互动,还可以和其他用户创建的虚拟角色开启聊天。所以说放眼全球,抓住用户需求,将AI转化为可感知的应用场景,实现用户价值的商业化落地,这三个明显的信号和行动,已经是朱啸虎和周亚辉的共识了。要不要投入底层技术?拥抱AI,应用为王,但不投入底层技术,千万别去研究底层模型,朱啸虎的后半句观点曾备受批评。实际上,得分清楚前提,朱啸虎这个观点是说给创业公司听的,他作为一个早期投资人,自然知道创业公司投入大模型底层技术的代价是什么,创业公司的优势在于更懂产品和用户,底层模型可以通过开源模型来实现,这种开发者生态的共建,本质上利好做底层技术研发的公司。昆仑万维通过自研技术持续迭代「天工」系列大模型,在复杂任务处理、多模态等方面实现多项突破,整体AI技术实力稳居行业第一梯队。周亚辉的目标是盯着字节跳动这个巨无霸,把昆仑万维打造成智能虚拟时代一家小而大美的企业,底层技术研发的硬实力不可能丢。以昆仑万维在行业里首屈一指的AI音乐大模型为例,去年4月上线AI音乐生成大模型天工SkyMusic,不到一年后,昆仑万维正式推出MurekaO1模型及MurekaV6模型。作为全球首个音乐推理大模型的MurekaO1,其性能全面超越Suno,成功登顶SOTA,再次向全球展示了中国科技的实力,继续引领AI音乐行业的发展潮流。没有AI音乐大模型SOTA的独家能力,就不可能有领先行业的AI音乐应用创作平台Mureka。今年一季度,在底层的模型能力上,昆仑万维的SkyworkR1V多模态推理模型达到开源SOTA,而视频生成领域,SkyReels-V1模型与支持精准表情动作控制的SkyReels-A1算法位居全球领先地位,后者更实现技术突破性SOTA。放眼整个中美AI竞争的格局去看,AI研发是一个高投入的事情,也是赢下竞争的必要条件。算力即权力,大模型的训练和推理需要强大的算力支持,而高性能芯片是算力的核心载体,在对华芯片管制的大背景下,国产AI芯片自主可控已经成为时代的必然要求。「公司攻克多项核心技术难关,整体研发进度已经过半,向实现量产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昆仑万维一季度财报中提到,早在两年前,通过增资的方式控股了AI算力芯片企业北京艾捷科芯科技有限公司,如今持续加大对算力业务投入,终于推动AI芯片的研发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尤其是芯片研发,所以本季度昆仑万维在AI算力芯片、大模型和应用的研发投入同比增长了23.4%,达到了4.3亿,而去年一年,其研发费用也达到了15.4亿。相应的,如今艾捷科芯员工数量已经接近200名,涵盖了芯片设计、算法研发、系统集成等多个领域的专业人才,为研发工作的高效推进提供了有力保障。事实上,AI芯片有多种类型,昆仑万维和国内同行们也都在AI芯片上不断寻求自主道路,尤其是艾捷科芯科技瞄准的NPU产品上,华为有昇腾310、麒麟970等系列,寒武纪也有寒武纪1A、寒武纪1H、寒武纪1M等NPU产品,都是打破英伟达的芯片垄断,给高性能的AI计算提供新选择机会,也是未来竞争的核心方向。投入底层技术,打通了「算力基础设施—大模型算法—AI应用」的全产业链流程,也就是兼顾布局基础层、技术层和应用层。创业公司要「避重就轻」实现差异化,而昆仑万维要的是全产业链布局实现突围。下一站何为?布局AI,朱啸虎说得好还是周亚辉做得好?今年可能就是答案初显的一年。因为投资人的逻辑永远是非共识时下注,共识时退出,而对「AllinAGI与AIGC」的昆仑万维来说,成为目前海外收入最多的中国AI企业之后,AGI之路还要继续稳步前进。比如,通用Agent被认为是未来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具有连接思维、行动的能力,能完成各种复杂任务,朱啸虎不看好的通用Agent,因为质量还很难达到商业化的程度,这个赛道更多是诸如腾讯等大厂的机会。但事实上,今年3月Manus推出后引发市场热议,而后智谱也发布了智能体产品,而昆仑万维即将在今年5月发布全球首款生产力场景通用Agent平台Skywork.ai,就是要聚焦个人生产力场景,解决「通而不精」的痛点。昆仑万维的财报「剧透」中,Skywork.ai由五大专家级AIAgent组成的智能体系,分别针对专业文档、数据表格、演示文稿、播客及网页内容进行深度优化。其中,每个Agent均通过专项模型训练与组件强化,在输出内容的专业深度、细节颗粒度及可视化呈现上形成差异化优势,并配备对标OpenAI同级研究质量的深度研究模块作为底层支撑。与此同时,Skywork.ai所有生成内容均实现全链路溯源追踪,突破传统黑箱模式,构建可信度保障机制。在交互维度上,支持在线自然语言编辑与可视化圈选操作双模式,生成结果既可导出本地文件,又能无缝接入GoogleWorkspace实现协同创作,形成从决策、修改到二次创作的完整工作闭环。系统同时支持多模态文件与链接的批量上传,通过构建个性化知识图谱驱动定制化内容生产,真正实现智能工具与工作流的深度融合。此外,ToB市场里值得期待的还有游戏引擎,昆仑万维自主研发的AI原生游戏引擎「SparkAI」即将在今年7月正式上线,主打AI助手、代码生成、资产生成以及玩法逻辑解析与生成四大AI特色,其能力将大大降低游戏开发成本,推动游戏开发实现端到端自动生成的跨越式演进。更重要的是对于未来演进的预判,昆仑万维的判断是,当下是AI大模型的应用落地和收入增长期,2027年之后开始盈利期。DeepSeek一场春雨之后,中国人工智能百花齐放,行业标准在极速升级。国内市场中,通用AI助手成为各大厂商追逐的超级入口,腾讯元宝、字节跳动的豆包等产品都在沿着这一路径继续发力,而垂直场景化的的AI应用也进入更高速发展的阶段,阿里旗下的新夸克、百度文库等产品都在沿着搜索、办公等场景进一步重构。AI出海赢下市场,让昆仑万维成为海外收入最多的中国AI企业,昆仑万维依靠的不仅仅是商业化闭环的落地,更是源自AI底层技术的持续突破。这种范式的成功背后是「算力基建—算法创新—应用落地」全栈布局,更是全要素竞争力的必然。